【十五夜望月古诗意思解释简写】《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月夜的静谧与清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解释与总结。
一、诗歌原文: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诗意简要解释:
诗句 | 简要解释 |
中庭地白树栖鸦 | 月光洒在庭院,地面一片洁白,树上栖息的乌鸦安静不动。 |
冷露无声湿桂花 | 秋天的寒露悄然落下,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 | 今晚月亮明亮,人们都仰望天空,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但不知在这美好的夜晚,思念之情会落在谁的家中? |
三、诗歌主题总结:
《十五夜望月》以中秋月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出对远方亲人和家乡的深切思念。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唐代咏月诗中的佳作。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十五夜望月 |
作者 | 王建(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中秋之夜,月圆人未圆,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艺术特色 | 意境清冷,情景交融,语言凝练 |
名句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感受到中秋月夜的美丽,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牵挂。它提醒我们在团圆的日子里,也要珍惜身边的人,感受生活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