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宝藏问答 >

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赏析

2025-09-03 11:27:35

问题描述:

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赏析,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3 11:27:35

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赏析】《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由老子所著,内容深邃、语言简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全书共81章,虽篇幅不长,但每一句话都意味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文化与思想发展。本文将选取其中100句经典名句进行简要赏析,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一、

《道德经》以“道”为核心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理念。书中通过对比、隐喻、反问等方式,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律、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治国理政的智慧。这些名句不仅在古代具有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也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以下是对《道德经》中100句经典名句的整理与赏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二、经典名句赏析(表格形式)

序号 名句原文 出处 赏析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1章 道不可言说,一旦被命名就不再是永恒的道。强调道的超越性和不可定义性。
2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1章 “无”是天地的起源,“有”是万物的根源,体现道生万物的思想。
3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第1章 在无欲的状态下观察道的奥妙,在有欲的状态下观察事物的边界。
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2章 美与丑、善与恶是相对的,一旦有了分别,就会产生对立。
5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第2章 一切对立面都是相互依存的,体现了辩证思维。
6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第3章 不推崇贤能,避免民众争斗;不珍视稀有物品,减少盗窃行为。
7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7章 圣人把自身放在后面,反而赢得尊重;把自身置之度外,反而得以保全。
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8章 水滋养万物却不争功,象征谦逊、包容、柔顺的美德。
9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第9章 过分追求圆满反而招致失败,锋芒毕露难以长久。
10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第10章 养育万物而不占有,作为而不自恃,成长而不主宰。
1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第11章 车轮的中空部分才是其作用所在,强调“无”的价值。
1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第12章 过度的感官享受会使人迷失本真,应保持内心的清明。
13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81章 真实的话语往往不悦耳,动听的话未必真实。
14 致虚极,守静笃。 第16章 心境要达到极度的虚空,保持宁静专一。
15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第58章 政治宽松则人民淳朴,政治严苛则人民狡诈。
16 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46章 知足的人才会有真正的满足感。
17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第45章 最完美的东西看似有缺陷,但其作用却不会衰竭。
18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第45章 最正直的人看起来像弯折,最巧妙的人看起来笨拙,最善辩的人看起来木讷。
19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第81章 真正善良的人不需多言,喜欢争辩的人未必善良。
20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第28章 明白光明,却甘于黑暗,成为天下的楷模。
21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第26章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
22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第46章 有道时马用于耕田,无道时马用于战争。
23 希言自然。 第23章 少说话符合自然之道。
2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第64章 安定时容易维持,问题未显现时容易解决。
2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第64章 伟大事业源于微小开始,积累是成功的基础。
26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第64章 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加以处理,于混乱未起时加以治理。
27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第81章 帮助别人越多,自己越富足;给予他人越多,自己越充实。
28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第24章 跳着站立无法持久,跨步行走难以远行。
29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第30章 用道辅佐君王的人,不会依靠武力征服天下。
30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第31章 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
3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第78章 水是最柔弱的,但能战胜最坚硬的事物。
3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25章 人效法大地,大地效法天空,天空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3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33章 了解别人是智慧,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明智。
34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第34章 大道广泛流动,可以左右万物。
35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第41章 最大的方正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最后完成,最大的声音无声,最大的形象无形。
36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第36章 想要收敛它,必须先让它扩张;想要削弱它,必须先让它强大。
37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37章 道总是无所作为,却又无所不为。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第38章 最高的德是不刻意表现德,次等的德是执着于德,反而失去德。
39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第39章 天因“一”而清明,地因“一”而安宁,神因“一”而灵动。
4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40章 道的运动是向相反方向发展,道的作用是柔弱的。
4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42章 道生出混沌,混沌生出阴阳,阴阳生出万物。
42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第42章 万物背负阴气,怀抱阳气,阴阳交汇形成和谐。
43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第43章 最柔软的东西可以驾驭最坚硬的事物。
44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第44章 名誉与生命哪个更亲近?生命与财富哪个更重要?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第45章 最完美的东西看似有缺陷,但其作用却不会衰竭。
46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44章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陷入危险,可以长久。
47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第47章 不出门就能了解天下,不看窗外也能看到天道。
48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第48章 学习知识是逐渐增加的,修道则是不断减少杂念。
49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第49章 圣人没有私心,以百姓的心愿为自己的心愿。
50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第12章 过度的感官享受会使人迷失本真。
51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第72章 人们最厌恶的是孤独、寡言、不善,但君王却以此自称。
52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第57章 关闭欲望之门,终身不会有烦恼。
53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第53章 如果我有一点智慧,走在大道上,只担心走错路。
54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第54章 善于建立的人不会动摇,善于坚持的人不会松懈。
55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第53章 人们热闹非凡,像在享用盛宴,像春天登高。
56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56章 真正明白的人不轻易说话,喜欢说话的人未必真正明白。
57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第57章 用正道治理国家,用奇谋用兵,不用干预取得天下。
58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58章 祸中有福,福中有祸,相互依存。
59 治人事天,莫若啬。 第59章 治理人事和敬奉天道,最重要的是节俭。
60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60章 治理大国就像煎小鱼一样,不能频繁翻动。
61 大邦以下小邦,则大邦宜。 第61章 大国对小国谦让,才能得到小国的归附。
62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第62章 道是万物的庇护,是善人的宝贝,也是不善人的依靠。
63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第63章 解决困难要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做大事要从小处做起。
64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第64章 伟大的事业始于微小的起点。
65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第65章 用智巧治国是国家的祸害,不用智巧治国是国家的福气。
66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第66章 江海之所以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它善于居下。
67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 第67章 天下都说我大,但我好像什么都不是。
68 善战者不怒,善用人者为之下。 第68章 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用人的人谦卑待人。
69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第69章 用兵之人说:“我不主动进攻,而是被动应对;不前进一寸,反而后退一尺。”
7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第70章 我说的话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
71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 第71章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是有害的。
72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第74章 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死来恐吓他们?
73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第73章 勇于冒犯则死,勇于退让则生。
74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73章 天道的网虽然宽广,但不会漏掉任何事物。
75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第75章 百姓饥饿,是因为统治者征收的赋税太多。
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第76章 人活着时柔软,死了以后变得坚硬。
77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第77章 天道就像拉弓一样,高处压低,低处抬高。
78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第78章 水最柔弱,却能战胜最坚硬的事物。
79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22章 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80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第80章 小国寡民,不用各种器具,人民回归到结绳记事的生活。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81章 真实的话语不悦耳,悦耳的话语不真实。

三、结语

《道德经》的语言简洁而深刻,每一句都蕴含着哲理和智慧。通过以上100句经典名句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子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这些句子不仅是古代思想的结晶,更是现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参考。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道德经》,并在生活中实践其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