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何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一句出自《诗经·小雅》的经典名句,常被用来表达对高尚品德和伟大人格的敬仰与追随。这句话虽然常见,但许多人对其读音、出处及含义并不完全清楚。本文将从读音、出处、释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读音解析
汉字 | 拼音 | 声调 | 备注 |
高 | gāo | 第一声 | 表示高耸、崇高 |
山 | shān | 第一声 | 自然地理名称 |
仰 | yǎng | 上声(第三声) | 向上看、敬仰 |
止 | zhǐ | 上声(第三声) | 停止、止步 |
景 | jǐng | 上声(第三声) | 高大、光明 |
行 | xíng | 阳平(第二声) | 行走、行为 |
行 | xíng | 阳平(第二声) | 行为、行动 |
止 | zhǐ | 上声(第三声) | 停止、止步 |
> 注意:其中“行”字在“景行行止”中出现两次,均读作 xíng,而非 háng 或 héng。
二、出处与背景
该句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意是说:像高山一样令人敬仰,像大路一样让人遵循。后世多用于赞美贤德之人,表达对其品德的崇敬之情。
三、释义与用法
词语 | 释义 | 用法举例 |
高山仰止 | 比喻对高尚品德的敬仰 | “他对先贤的敬仰,正如‘高山仰止’。” |
景行行止 | 意指走在光明正大的道路上 | “他一生行善积德,可谓‘景行行止’。” |
四、常见误解
1. “行”字读音混淆
有人误将“景行行止”中的第二个“行”读作 háng(如“一行人”),这是错误的。应统一读作 xíng。
2. “止”字理解偏差
“止”在此处并非“停止”,而是“止步”、“前行”的意思,表示“沿着大道前进”。
3. 句子结构不清
句子结构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前后两个部分结构对称,分别形容“高山”与“大路”,象征道德修养的两个方面。
五、总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中华文化中推崇道德、追求理想的象征。正确读音、准确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传承和运用这一文化精髓。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出处 | 《诗经·小雅·车辖》 |
读音 | gāo shān yǎng zhǐ,jǐng xíng xíng zhǐ |
释义 | 对高尚品德的敬仰,遵循光明正道 |
常见错误 | “行”读错,“止”理解偏颇 |
通过以上整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掌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读音、出处与意义,避免常见的语言误区,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