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疾首的意思】“痛心疾首”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事情严重、令人极度悲痛或懊悔而感到内心极度痛苦。这个成语多用于表达对某种错误行为、失败结果或悲剧事件的深切哀痛与自责。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痛心疾首 |
拼音 | tòng xīn jí shǒu |
出处 | 《左传·成公十三年》:“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夫子曰:‘吾未见其明也。’于是乎出。”(后世引申为“痛心疾首”) |
释义 | 形容内心极度痛苦,悲伤到极点。多用于对某事的后悔、懊悔或悲哀。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书面语中。 |
近义词 | 心如刀割、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
反义词 | 喜出望外、兴高采烈、欢天喜地 |
二、使用场景
“痛心疾首”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对个人行为的懊悔:例如做错事后的自责。
2. 对他人行为的不满:如看到亲人受到伤害时的愤怒与痛苦。
3. 对社会事件的反应:如对重大灾难、腐败现象等的强烈谴责。
三、例句参考
1. 他因为一时冲动犯了大错,事后回想起来真是痛心疾首。
2. 面对国家的衰败,许多仁人志士都感到痛心疾首。
3. 这次失败让她痛心疾首,久久不能释怀。
四、总结
“痛心疾首”是一个情感强烈的成语,表达了极度的悲痛与懊悔。它不仅可用于个人情绪的表达,也可用于描述对社会、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在写作中适当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了解它的含义、出处、用法及例句,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方式,避免误用或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