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记是什么】“版记”是公文写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出现在公文的末尾部分。它主要用于记录公文的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印发范围等内容,是公文正式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的体现。了解“版记”的内容和作用,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公文写作的规范要求。
一、版记的定义
版记是指在一份正式公文中,位于正文之后、页码之前的部分,用于标注与该份公文相关的发布信息。它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意义。
二、版记的主要内容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印发机关 | 发布该公文的单位名称,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印发日期 | 公文正式发布的日期,一般用汉字书写(如“二〇二四年四月五日”) |
| 印发范围 | 说明该公文的发送对象或适用范围,如“各有关单位” |
| 附件 | 如有附件,需注明附件名称及数量 |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在特殊情况下,可标注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
三、版记的作用
1. 明确责任主体:通过“印发机关”明确公文的发布单位,便于后续查阅和追责。
2. 增强公文权威性:规范的版记结构体现了公文的正式性和严肃性。
3. 便于管理与归档:版记中的信息有助于档案管理和信息检索。
4. 确保信息透明:通过“印发范围”等信息,使接收方清楚了解公文的适用对象。
四、版记的格式要求
- 版记应单独成页,不与正文混排;
- 使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通常为小四号仿宋;
- 页边距、行间距等应符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
- 一般使用“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印发范围”等固定标题。
五、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
| 错误类型 | 说明 |
| 缺少印发机关 | 导致责任不清,影响公文效力 |
| 印发日期书写不规范 | 如使用阿拉伯数字,不符合公文格式要求 |
| 未标明印发范围 | 造成公文使用对象不明,影响执行效果 |
| 附件未注明 | 可能导致重要信息遗漏,影响工作开展 |
六、总结
“版记”虽然位于公文的末尾,但其作用不可忽视。它是公文规范化的重要体现,也是行政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编写和使用版记,不仅有助于提升公文质量,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附:版记示例
```
印发机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日期:二〇二四年四月五日
印发范围:各有关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