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苦短日高起】“春宵苦短日高起”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长恨歌》中的诗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句诗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春夜欢愉、流连忘返的情景,同时也暗含了对帝王沉迷享乐、荒废朝政的讽刺。该句不仅富有诗意,也蕴含深刻的历史寓意。
一、
“春宵苦短日高起”原意是说春天的夜晚太短,太阳早早升起,暗示人们沉醉于美好的时光中不愿醒来。在古诗语境中,这句诗常被用来描写帝王沉溺于享乐、忽视政务的状态,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从文学角度来看,它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以景抒情”手法,借自然景象表达人物情感和历史反思。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权力与欲望的批判态度。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李白《长恨歌》 |
原句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含义 | 描写帝王沉迷享乐,荒废朝政 |
修辞手法 | 比喻、象征、讽刺 |
文学价值 | 体现古代诗歌的抒情与讽喻功能 |
历史背景 | 反映唐朝后期政治腐败现象 |
现代意义 | 警示人们珍惜时间,勿沉溺享乐 |
三、延伸思考
“春宵苦短日高起”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现实的警示。在现代社会,人们同样面临诱惑与压力,如何在忙碌与享乐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古人通过诗句提醒后人:时间宝贵,不应虚度;责任重大,不可懈怠。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运行,都应有“日高起”的警觉,避免因一时的安逸而失去长远的目标与追求。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诗句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或其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