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一、说明
“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一句中文俗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不轻易放弃,坚持追问到底,直到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或原因。这个说法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探究问题时的执着与深入。
该成语源自古代的一种生活场景:砂锅是一种易碎的陶器,如果被打破,里面的水会漏出来,因此人们常说“打破砂锅——问(纹)到底”,这里的“问”与“纹”谐音,意指把砂锅打破后,从裂纹中看到里面的内容,也就是彻底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打破砂锅问到底”不仅强调了追根究底的精神,也体现了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常用于鼓励人们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不要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入思考、不断追问。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打破砂锅问到底 |
拼音 |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
来源 | 谐音“问(纹)到底”,源自对砂锅破碎后的观察 |
含义 | 形容人做事认真、执着,喜欢追根究底,不轻易放过问题 |
使用场景 | 学习、工作、讨论等需要深入分析的情境 |
近义词 | 穷根究底、刨根问底、追本溯源 |
反义词 | 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
用法 | 常作谓语或状语,如:“他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让人佩服。” |
适用对象 | 适用于任何人,尤其适合鼓励学生、研究者等追求真理的人群 |
三、结语
“打破砂锅问到底”不仅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思维方式。在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保持这种追问精神,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世界、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