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一种方法。它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组成。
天干地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最初用于天文历法的推算。十天干代表阳气的变化,而十二地支则象征着阴气的循环。两者结合形成六十甲子,每六十年为一个周期,用以记录时间。例如,“甲子年”表示第一个甲子年的开始,而“乙丑日”则是某一天的具体标识。
天干地支不仅应用于时间计量,还渗透到中医、命理学等领域。通过分析个人出生时的干支组合,人们可以推测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这就是所谓的“八字排盘”。尽管现代科技发展迅速,但天干地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受到广泛重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