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协议作为一种常见的商业安排,在企业融资或并购过程中经常出现。其核心是通过设定特定目标(如业绩增长或上市时间),若目标达成则一方获得奖励,否则需承担相应责任。然而,对赌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一直是实践中争议的焦点。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对赌协议本质上是一种合同关系,只要符合《民法典》中关于合同成立的基本条件,即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则通常具有法律效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对赌协议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并且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权益。例如,涉及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对赌条款可能因违反公司资本维持原则而被认定无效。
其次,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判断对赌协议的有效性。如果协议条款过于苛刻或显失公平,则可能会被调整甚至撤销。因此,在签订对赌协议时,各方应充分评估风险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协议合法合规。
综上所述,对赌协议并非绝对有效,其效力取决于具体约定及履行情况。企业和投资者应当谨慎对待此类协议,以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