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宝藏问答 >

彤驺的意思是什么

2025-10-28 01:50:18

问题描述:

彤驺的意思是什么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01:50:18

彤驺的意思是什么】“彤驺”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常见于古文或诗词中。它由“彤”和“驺”两个字组成,分别具有特定的含义。在古代,“彤”常指红色,如“彤云”、“彤日”等;“驺”则多指官吏或车马的随从,也有“骑马”的意思。因此,“彤驺”一词通常用来形容穿着红色服饰、驾车出行的官员或使者,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彤驺”的含义,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与分析:

一、词语解析

含义 在“彤驺”中的作用
红色,常用于描述天色、旗帜、服饰等 表示颜色,带有庄重、喜庆的意味
古代对车马随从的称呼,也可指骑马的人 表示身份或行为,多用于官员出行时

二、词语来源与用法

“彤驺”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朝廷官员出巡、迎宾或祭祀等活动。例如,在《汉书》或《后汉书》中,有“彤驺列队,鼓乐齐鸣”的描述,用来渲染场面的隆重与庄严。

此外,在诗词中,“彤驺”也常被用来烘托气氛,如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中,均有类似的用法,借以表达对朝廷的敬意或对盛世的赞美。

三、现代应用与理解

在现代汉语中,“彤驺”已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文研究、文学赏析或历史文献中。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个词可能较为陌生,但在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时,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总结

“彤驺”是一个古代词语,由“彤”(红色)和“驺”(车马随从)组成,原意是指身穿红衣、乘坐车马的官员或使者,多用于描写朝廷活动或盛大场面。虽然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古典文学和历史研究中仍有其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彤驺、彤、驺、古代词汇、古文解释、历史用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