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宝藏问答 >

虎求百兽而食之_注释全

2025-06-30 09:18:58

问题描述:

虎求百兽而食之_注释全,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09:18:58

在古代寓言中,有许多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故事。其中,“虎求百兽而食之”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动物之间的生存法则,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虎求百兽而食之”出自《战国策·楚策》。原文如下:

>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虎不若也。遂与之俱行。兽见之皆走。虎曰:“兽畏我乎?”狐曰:“非畏汝也,畏子之皮也。”

这段文字讲述了一只老虎想要捕捉各种野兽来吃,结果捉到了一只狐狸。狐狸机智地对老虎说:“你不能吃我,因为我是百兽之王,天帝让我统领它们。”老虎虽然不信,但还是听从了狐狸的建议,带着它一起行走。结果,其他动物一见到老虎就吓得逃跑。老虎得意地说:“它们是不是害怕我?”狐狸回答:“不是怕你,而是怕你的皮。”

注释与解析:

1. 虎求百兽而食之:老虎想要捕食各种野兽。这里“求”表示寻找、猎取;“百兽”泛指各种动物,象征众多敌人或对手。

2. 得狐:老虎抓住了狐狸。狐狸在这里是智慧与狡诈的象征。

3. 子无敢食我也:你不敢吃我。这里的“子”是“你”的意思,表示老虎。

4. 天帝使我长百兽:天帝任命我为百兽之首。说明狐狸借用了权威来保护自己。

5.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你现在吃我,就是违背天帝的命令。狐狸用“天帝”的名义来威慑老虎。

6. 虎不若也:老虎没有再坚持。这里“不若”意为不如,表示老虎被狐狸的话吓退。

7. 遂与之俱行:于是老虎和狐狸一起前行。狐狸借此机会逃脱危险。

8. 兽见之皆走:其他动物看到老虎都逃跑了。这说明老虎确实具有威慑力。

9. 虎曰:“兽畏我乎?”:老虎问:“这些动物是怕我吗?”

10. 狐曰:“非畏汝也,畏子之皮也。”:狐狸回答:“不是怕你,而是怕你的皮。”这句话点明了主题,即真正的恐惧来自于权力和威势,而非个体本身。

寓意与启示:

这个故事表面上讲的是老虎和狐狸之间的较量,实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强者往往借助权威或表面的威势来震慑弱者,而真正的力量在于内心的自信与智慧。

狐狸虽然体型小,但它善于利用语言和策略来保护自己;老虎虽强大,却因缺乏判断力而被欺骗。这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轻易被表象迷惑,要学会辨别真假,保持独立思考。

此外,故事还反映了“以权压人”的现象。有些人看似强大,其实只是靠外在的势力来维持地位,一旦失去这种支持,便会原形毕露。

结语:

“虎求百兽而食之”不仅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的弱点与智慧。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强权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遭遇困境时,要运用智慧去化解危机。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